
近几天,一条名为“兴趣班学习适龄期”的微博被转发近万次。里面罗列的兴趣学习内容涉及外语、音乐、字画等几大门类十余个项目,涵盖的年龄范围从零岁到四年级。这张兴趣学习时间表,成了父母热议的焦点。
两岁学习英语“一点不早”?
在这张“兴趣班学习适龄期”表格上,倡议让孩子最早接触的是“游泳”,可从出生学起,而相对较晚的是书法、珠算和柔道,建议3、小学四年级将来学。父母最关注的艺术、外语等兴趣则建议在学龄前阶段启蒙。如外语1至2岁,西洋舞2岁半至3岁,围棋3至4岁,钢琴4至5岁等。
有意思的是,这条有关 “兴趣班学习适龄期”的信息发布,无任何来源,仍然被不少父母当作“金科玉律”珍藏。“兴趣培养就是广撒网,而且越早越好。”外资公司职员胡玲已经给三岁半的女儿报了四个班,有英语、绘画、舞蹈和钢琴,“虽然孩子小,学起来懵懵懂懂,但早点让她接触,才能更早更准确地找到她的兴趣,培养起来也有目的。”
“三四岁是兴趣启蒙的黄金时间。”一位妈妈在我们的微博上说,孩子两岁时就给他报了英语班,被家人说太早,“其实一点也不早,三到六岁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间,我身边有些孩子,才六岁就在学第二外语了。”
“早学”并不是最好方法
对于“兴趣学习,越早越好”的看法,一些父母和教育专家给予否定。他们觉得,孩子年龄小,缺少足够的耐性和毅力,兴趣喜好随时会发生改变,“早学”并非最好的方法。
一位名叫“落叶知秋”的网友说,起初我看到其他人家的孩子上了什么兴趣班或是学了什么专长,就不甘落后,要让自己孩子上更多的班,学更多的东西去角逐,其实这也是身边不少父母报兴趣班的“初衷”。“直到有一天,孩子对我说,母亲,饶了我吧,我一想到钢琴就想吐。”这位妈妈说。
《少先队活动》杂志实行主编赵小华过去举办过各类父母讲坛,不少父母反映,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时总是非常冲动,“报也匆匆,弃也匆匆。”她说,不少父母在孩子两三岁起报各类兴趣班,可是读小学将来,就完全舍弃了。
“兴趣学习,不在于早学,而在于坚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赵小华说,在孩子的兴趣专长培养上,父母要有冷静的头脑,“不要一拥而上,也不要全部舍弃。”
会说英语不会系鞋带
不少幼教专家谈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孩子三四岁什么也没学,父母会着急;不会自己吃饭着装,他们倒非常坦然。”一些婴幼儿园园长说,在养育孩子时,一些父母有“双重标准”。
与父母推崇的“专长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婴幼儿父母对孩子的吃饭、洗手等问题都包办代替,有些孩子五六岁了还不会自己系鞋带,没掌握怎么用筷子,在家吃饭也是让爸爸妈妈喂。父母觉得,孩子年龄还小,长大了自然就会。
“目前婴幼儿园里不少孩子,能说一口流利英语,但不会着装系鞋带,这也是教育舍本逐末的鲜明写照。”郭宗莉等教育专家说,有智慧的父母应该把孩子当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是人格教育最基础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