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提醒:擦亮双眼 切莫别掉进五大高招陷阱

   日期:2024-11-08     来源:www.itcuc.com    浏览:634    
文章简介:高考考试结束后,考生们都在忙着选学校,不少骗子也趁机出动。不法分子不只骗取了父母的钱财,而且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高考考试结束后,考生们都在忙着选学校,不少骗子也趁机出动。不法分子不只骗取了父母的钱财,而且耽误了孩子的前途。本期特别为你列出骗子常见的几种伎两个,提醒各位考生和父母,切不可“病急乱投医”,更不可以轻信骗子的谎话,以免误入“学贩子”、“黑中介”设下的骗局。

  骗局一

  不要分数只须交钱

  家住河南的王某参加了2007年高考考试,但却考场失利,成了一名落榜生,家人为此急坏了,托关系打听到有人可以弄来特批指标,上合法大学统招本科,交了两万元“好处费”后,王某成了西安某知名大学医学院的一名“统招本科生”。

  虽然收到了该学校的录取公告书,且住宿、教学都在该校内,但王某还是有的怀疑,一是学校不断以各种名目索要委培费、军训费等各种成本,二是他们的教学、住宿地址不断更换,最后居然换到了另外一所学校内。但每当他们有疑问时,老师都以“你们都是后门生,不要乱说乱问”为由搪塞。与王某一块入学的共有82名学生。

  2008年暑假过后的9月份,当王某与同学们一块儿报名时,却发现学校不见了,原来的老师和员工都找不到,只有一位新聘的老师称,想去另一个学校上学的,可以去他那里报名。

  当王某等学生找到所上的学校求证时,这才了解他们上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合法学校,只不过一个培训机构,就是这个培训机构,也早在半年多前就不办了,而他们却一直让人骗子蒙在鼓里。

  “一年过去了,大家连能证明自己是学生的证明都没,大家都是应上学求知的年龄,由于耽误了一年时间,不少人都不知何去何从,一直在原地徘徊,给大家的心理上抹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给大家的心灵导致了很难愈合的伤痛……”被骗上当的学生们纷纷向警方报案。

  提醒:

  不要轻信网上、个人、街头小广告等发布的不真实信息。

  骗局二

  冒充军校招生职员

  2004年5月的一天,河南某公司负责人秦红找到母校的一位蒋老师,称自己与郑州某军事指挥学院政治部的领导关系非常不错,目前拿到了一个班共计66名军校学生指标,由于精力有限,让蒋做中间人帮她联系30名想烧钱买指标上军校的学生父母,每个人14万元,并把伪造的录取公告书、入学需知等手续交给蒋某。

  2004年6月底,蒋某发动我们的关系,多方在河南各地市、湖北武汉、山东等地联系生源。蒋某非常快卖出30个指标,并将收款交给秦红。秦红称自己太忙,让蒋再联系36个买主,9月初蒋卖出全部指标,两次向秦共缴纳642万元。

  2004年十月,根据公告入学的时间,66个学生到郑州某军校报到,却被学校告知没开设公告上所写的专业。学生父母纷纷和中间人联系,秦红说,“状况发生变化,指标作废,正在联系郑州另一所军校”。十月底,产生怀疑的郑州部分学生父母向某派出所报案,秦红不敢露面,就委托一人给举报的父母退钱,共计100多万元。随即,派出所以经济纠纷结案。秦红躲过一劫,并继续稳住蒋某,“指标快批下来了,告诉父母要有耐心,一定能上军校。”

  2006年5月,在家等待将近两年的学生再也坐不住了。经过注意观察录取公告书,蒋某发现公章有破绽,他通过与秦红几次承诺过的多所军校联系,与到有关部门咨询后认定,“秦红是骗子”。随即,蒋某向郑州中原公安分局报案。

  提醒:

  军校招生不可能向学生、父母收取“中介费”、“赞助费”等成本。军校录取时间早于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录取结束后仍组织军校招生的,一定有问题。第二,军校没有提前“预录”;没有所谓的“内部招生指标”;不合条件的一定不会破格录取。

  骗局三

  民办学校夸大宣传

  在广州某软件学院计算机专业读了三年的陈涛立刻就要毕业了。回忆起当初进入学校的情景,陈涛不停地摆头叹息:“要不是你问我,我真不想说了。”他告诉记者,当初考试报名这所学校是由于看到学校的招生宣传做得非常有吸引力。

  陈涛说:“一是校园环境拍出来特别漂亮,特别是学校的硬件设施,比大家知道的中大、华工还美。但到了学校发现原来有一半是真实的,另一半是成效图,还在建设之中。甚至到我目前临近毕业了,有一些基础设施还在建设之中。二是学校宣传简章上说学校电脑设施健全,配置齐全,进去之后去实验室一看,新电脑确实有,不过不到10台,大多数是一些旧电脑,配置很普通,更谈不上齐全。完全夸大数目和水平,这是让大家所有学生都非常气愤的。尤其是大家这个专业,学的课程都要与计算机接触,学校如此宣传非常不负责任。三是学校招生宣传闻‘门卫都会讲英语’。当时我想,连门卫都可以讲英语,真是一所人文素质高的学校,其实进去之后,我终于了解可以说‘hello’也算会讲英语。”

  提醒:

  考生、父母择校前第一应向教育主管部门知道目的学校的办学资质,特别注意学校有无办学许可证号,不要轻信广告和招生简章,最好实地去参观、查询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周围环境,从多种渠道知道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就。

  骗局四

  打“定向招生”幌子

  “只须考过400分,交20万就能上清华大学”。2006年高考考试之际,不少考生父母都对网上的这则招生信息半信半疑。

  有记者上网输入“招生代理”搜索,居然找到了300多万条信息。记者登录一家企业的网站,发现其自称的主营业务是“北京及全国公办大学计划外和出色民办大学招生咨询,委托定向招生,出色教育项目推广,进步下级加盟代理商”。首页上有一行小字,非常了解地写着:“暴利行业、垄断资源、操作简单、赚钱飞速”。据知情人介绍,就是该公司员工曾公开承诺,“只须考过400分,交20万就能上清华大学”。而在其他企业的类似宣传中,几乎各种高校都可以做到交钱就上。

  对此,有记者采访了北大、清华、北理工等一些高校招办负责人,均遭到了不承认。中国年轻人政治学院还专门发布郑重声明,表示该院从未委托任何组织或个人面向社会招收高考考试统招预科生、统招本科交流生。

  清华大学招办在同意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清华招生一直都是公平、公正的,不可能出现拿钱买学上的状况。

  提醒:

  “定向招生”主如果为了一些艰苦区域、艰苦行业建设人才的需要,在招生录取时适合减少分数需要但要指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故称之为定向生。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早就规定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一般不再安排定向招生,而且定向招生人数、降分幅度也有严格限制,并不能收取“定向费”。

  骗局五

  伪造录取公告书

  2005年高考考试结束后,来自湖南各地68名应届毕业生落榜了,一则广告让他们看到了上大学的期望:“湖南一家公司与沈阳某大学联合办学,招收定向委培生……”该公司一名周姓经理还一定地对咨询学生说,“只须你想上大学,分数低大家也能助你!”

  在每个人平均交纳了4.2万元“学费”后,这类湖南学生拿到了“沈阳某大学录取公告书”。当年9月,这类学生陆续赶到沈阳,却被校方告知,“公告书是假的!”

  沈阳某大学发现这类湖南学生拿的是假录取公告书后,立即报警。警方发现,周姓经理是该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毕业后与学校签订了一份“人才培训协议书”,他用此协议书做魅惑宣传,在湖南等地招揽2005年高考考试未达到分数线的学生,制作假的录取公告书,获得非法收入。

  提醒:

  合法高校通常都是以特快专递的形式把录取公告书邮寄到学生所在的中学。考生和父母遇见有人打电话说先汇款再邮寄录取公告书状况时要警惕,要通过合法途径查看到我们的录取信息,以免上当被骗。考生可通过当地省、市高招办查看录取信息,也可通过考试报名的院校知道录取状况。记者何海燕整理

  省考试院提醒父母

  谨慎防范招生“陷阱”

  江苏普通高校招生现在已开始。这期间也是社会上招生欺诈易发和多发时期。为此,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必须要根据国家和江苏的招生政策,注意分辨录取公告书的真假,谨慎防范上当被骗。

  近年来,每到高校录取期间,总有一些不法分子或招生中介借助考生求学心切的心理,进行招生诈骗。主要行为有假借军队招收“地方委培生”进行诈骗;谎称院校可以“破格”自主招收部分学生;谎称有院校的机动名额、内部指标诱骗考生和父母;故意混淆普通高等教育与互联网教育、成人教育、自考等不一样的办学种类,等等。这类诈骗行为,总是会向考生父母索要钱财。

  省教育考试院第三提醒考生:要相信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发布的信息,不要相信小道消息;要走统一录取的合法的道路,不要走歪门邪道;要向招生部门咨询,不要轻信招生中介和中介人。但凡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的高校,其招生计划均在《江苏招生考试》上统一公布,各批次征求平行志愿计划也通过市、县招生部门与省教育考试院网进行公布。考生需要达到我省划定的不同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与相应的学业水平测试需要,并符合有关的录取政策,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录取。未经省教育考试院办理录取手续的,教育部将不予电子注册。考生可以登录省教育考试院专设的录取查看网站gkcx.jseea.cn或至各市、县招办查看录取结果。

  依据教育部文件规定,今年江苏仍将在向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院校提供录取新生名册的同时,寄发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作为新生录取报到的依据之一。考生凭录取公告书、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到原毕业中学领取经密封的个人纸质档案材料,到院校报到时移交给院校。考生也可凭着此表作为分辨本三批次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录取公告书真假的依据。

  记者何海燕

  考生父母不可轻信招生“潜规则”

  ■高校招生绝不可能有中介机构及代理人。不要轻信网上、个人、街头小广告发布不真实广告,防备不法中介机构、个人以招生员工、招生院校的名额进行诈骗活动,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及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是推行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国家指定实行机构,此外没国家承认的所谓任何其他高校招生代理机构或代理人;

  ■勿信机动名额及特批招生指标。在实质录取工作中,由于各种缘由,高等学校会进行招生计划的调整,留有少量的机动名额,主要用于解决全国各地生源不平衡的问题。但,即使省市招生主管部门批准追加招生计划录取的考生,考生分数都需要达到或接近原计划录取时的分数线,分数达不到提档线,是不可能提出考生的电子档案的。对于考试成绩离有关分数线差距较大的学生,父母最好不要有不切实质的想法;

  ■建议父母、考生仔细阅读招生简章。真实准确的招生简章包含:高等学校的全名和学校地址、办学种类、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学费收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字与证书类型、联系电话、联系人、网址等。凡不符合上述条件、内容的招生简章,考生和父母必须要当心;

  ■不可随便向人支付钱物。骗子借助父母为了孩子上学不惜代价的急切心情,会编造各种理由向父母和学生索要钱财,譬如要送礼物、要请客等等。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考生父母心态正确,才能防止骗局的发生。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